projects
公益项目

2023.12.29 603播报——彭州市:信任互助社分享

2023年6月3日,第七届成都603社区基金会主题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区举行。本届主题活动以“深耕善治·行稳致远——推动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相关党政部门、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代表,国内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等共计约300人参加主题活动,共话、共谋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

全文分享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有幸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我就彭州在社会工作中的探索做一个简要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彭州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尽责和尽心的关键点,依托信义治理理念创设了信任互助社,探索了共同体在基层的实践。以彭州元通坝社区食堂为例,在那里老年人只需花2元钱就可以享受两荤两素一汤的营养午餐。两元午餐不仅为老人带来了餐食温暖,更给老年人群体提供可以交流互动的场所。两元餐主要依靠大量的志愿者、社工等群体的志愿服务,元通坝社区对参与者给予积分,他们可以凭借积分在社区规定的消费场所兑换商品。这就实现了社区内部的一个资源小循环。这件事儿也给我们深深的一个启发。传统的信义文化和互助美德一直是基层社会运转的重要底蕴。如果治理之中仅追求现代社会规则,不重视到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会造成基层人力资源的不足、基层治理的需求无法得到快速回应。为此当前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将传统中国社会的治理优势与现代社会治理新思路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现代化道路。

对此,彭州充分挖掘基层传统治理文化和资源,坚持公益精神理念,依托社区、市场等力量,按照“今天存信义,明天换资源”的逻辑,探索以建立信任互助合作为核心的信任互助社,我们希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构建信义生活共同体,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入手,通过儿童托育、青年就业、老年康养等全龄全时服务,凝聚起对互助精神和信义文化的共同认同,真正实现守望相助。二是形成信义治理共同体,通过信任互助社平台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多元治理整合,治理责任继承和治理协作优化,全面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时效。三是形成信义发展共同体,挖掘社区资源,打造业态场景,撬动社会资本,链接商业资源,培育信义品牌合伙人,推进社区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探索:

(一)构建闭环高效的运行机制

1.组建运行主体。邀请成都爱有戏、红旗连锁、彭州携程等企业及社会组织,自愿组成非营利性的信任互助联盟。

2.建立兑换机制。建立信任互助社运行标准清单、服务时长与信义贝兑换统一标准,设置系数进行适度调节;建立运行机制。建立“资源上报—核定价值—信义贝发放—发布活动—需求回应—时长认证—存储(转赠、兑换)信义贝”全流程矩阵运行模式。

3.构建评价机制。建立信任指数,定期发布信任互助社运行情况、推进成果、典型案例、未来规划等报告;创设资源符号。创设非金融、非货币的信义贝符号作为实现社区社会资源流转、互换和循环的媒介。

4.建立监督机制。制定五个方面负面(禁止)清单事项,邀请多主体进行全过程监督。

5.创设资源符号。创设非金融、非货币的信义贝符号作为实现社区社会资源流转、互换和循环的媒介。

6.建立运行机制。建立“资源上报—核定价值—信义贝发放—发布活动—需求回应—时长认证—存储(转赠、兑换)信义贝”全流程矩阵运行模式。

(二)全面梳理循环流转资源

1.城乡社区资源梳理。目前全市梳理出社区停车场、生活馆等资源5类650余项

2.市场主体资源梳理。围绕居民衣食住行梳理资源6类92项

3.社会组织和个人资源梳理。吸引恩派、携程等社会组织,梁洪明、胡加荣等人个加入。当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回馈社会的热情和责任担当,社区作为基层治理主体就应把这部分社会主体的冲动和激情激发出来。

(三)打造特色信任互助场景

1.开发信任互助社线上应用。坚持用户体验至上,植入数据采集、资源呈现、场景交互等功能,形成七大体系。

2.因地制宜布局信任驿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爱心商家等设置常态化信义贝线下兑换点和服务点,布局信义驿站26个

3.开展信义市集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同在屋檐下等活动,吸引100余户商家参与,带动了居民注册信任互助社,促进了本地农特产品销售。

4.举办公益直播活动。针对居民需求,在视频号上开辟了公益直播专栏,不定期向居民群众推动公益知识,积极为信任互助社导流。

(四)强化信任互助运行激励

1.招募社区合伙人。以公益创投等方式为抓手,引导微网格长(员)成立社会组织、入股社区社会企业。

2.建立晒榜机制。为提高信义商家的的积极性,建立机制,激励信义商家和居民,目前全市累计发布活动2300余场次,注册爱心居民1.7万余人,挖掘爱心商家744家,评选信义达人32个

3.强化结果运用。支持信义互助报告多场景应用,并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展示,也是为市场主体导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信任互助社运行一年以来,全市178个社区推广应用信任互助社,品牌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日益彰显,成为社区资源流转循环重要平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渠道,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加速形成。

(五)工作成效

1.激活了闲置资源资产。通过开发使用空间、在地人才等资源,金沙社区幸福小食堂等社区限制空间通过信义贝得以盘活和利用。

2.促进了多元参与治理。通过信义贝的流转和交换,激活社区市场主体、居民个人、社区组织等多元参与和内生动力,让多元主体以利益连接的形式投身社区,厚植社区发展人力资源与资本。信义贝以非货币非金融的价值符号进行了价值量化,成为志愿服务的有益补充,弥补了基层治理经费有限的问题。

3.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我们开设社区好物的专区,依托家门口服务公司,推动信义贝与彭州文创产品等进行兑换,探索联动式跨区域社区经济发展新模式。

4.增进了邻里和睦感情。信任互助社为居民搭建了互帮互助邻里友好的平台,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睦邻友好的氛围。

5.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信任互助社的创新表达,被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去年11月信任互助社也作为成都市智慧社区首批5个应用场景之一公开发布,在群众中获得一定的好评。

彭州市委15届4次全会对信任互助社进行的安排,市委常委会也专题研究了相关工作。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在成都市委社治委的指导下,面向成都都市圈,持续在线上线下场景丰富拓展社区社会资源集成整合,信义合伙人培育壮大上下功夫,做实做深资源循环网,全面深化参与式社区治理,持续巩固信任互助社成都市智慧社区首批特色应用场景成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