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s
公益项目

2024.01.22 社区“微网实格”工作人员管理和发展问题的研究

胡成龙 锦江区狮子山街道花果社区党委党委副书记  

1、社区“微网实格”工作的兴起的背景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方式,它在我国出现时间并不算长。具体来说,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在2013年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逐渐被人们所关注。2022年随着社区赋能更为广泛,面临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社区管理工作要求更加精细化,对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更加智慧、精细的“微网实格”管理机制应运而生。

1.1“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工作要求

成都是一座拥有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要通过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把网格触角真正延伸到每一户居民,推动实现管理单元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效能。从指导意见来看,以3小时内完成入户组织动员为标准,以30-100户居民或商家为单元划分微网格,建立健全“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和自主划分“专属网格”的组织架构,促进网格化管理向小区楼栋单元等“神经末梢”延伸的工作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微网实格拓宽了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广度。通过微网实格,各级党委、政府与各类企事业单位、“两新”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联动也更加顺畅。二、通过网格化服务,志愿者、党员先锋队、爱心商家在社区定期提供多元化、固定化、常态化便民服务,让老人、小孩以及上班族都拥有了更便捷地享受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机会,特别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得到了更加精准和有力的帮扶。三、通过“网格吹哨、街镇处置、部门报到”,社区居民的需求能够更快更直接地反映到相关部门,不仅大幅提升了居民诉求的解决效率,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让矛盾在基层就得到解决。

2、社区“微网实格”实际情况

通过微网格化管理,可以极大的提升社区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但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网格化管理它更科学、精细、精准。我们在实践社区微网格化管理时因为地域的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社区层面基本都建立了微网格工作机制,但是在人员管理和运行机制上还有待探索和加强。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项被要求纳入网格化管理,赋予了社区基层网格更多的智能,在工作过程中还缺乏系统的管理,但是随着天府市民云、蓉e报等线上工具的出现,逐步打通了基层和部门之间的屏障,能够高效、及时的将实际情况展现给各级管理部门,便于及时的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特别是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效果尤为明显。

随着微网实格工作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逐步落地,社区可以通过微网实格开展:基础数据采集;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这个也就是微网格早起基础网格的框架,随着社会治理内涵的不断拓展,和扩大又增加了党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治理、消防安全、政务服务事项代办等社会服务管理事项,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咨询平台,也大大提高了为群众服务办事的效率。

2.1微网格员的招募

按照指导意见党委、政府与各类企事业单位、“两新”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志愿者、党员先锋队、爱心商家、街道、社区等多方联动,人人都是微网格员,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类人员只有结合本职工作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参与社区微网实格工作,和社区微网实格治理工作实际情况存在出入,所以更多的微网格员都是通过社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进行招募。

经过对锦江区多个社区的走访调查总结,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和方法来招募微网格员。

我们通过社区网格员、微网格员的广告宣传来招募。可以在社区的宣传栏、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QQ群等渠道进行发布。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发布网格员招聘信息,如社交网络、招聘网站、人才招聘平台等。

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社区微网格员的居住范围一般都在本社区范围以内的党员、退休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辖区物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社区志愿者等产生。而在这些群体当中,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物业工作人员是比较理想的招募对象。首先是辖区内的党员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一般来讲都会根据党员本职工作结合社区治理需求,邀请党员参与一些较为重要的、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志作为微网格长。考虑到退休干部年龄偏大,但是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带头管理能力,一般选择65岁以下的退休干部是发展为小区院落内的微网格骨干力量,主要从事宣传动员、矛盾纠纷调解。居民小组长本身就是小区内威望较高、群众基础好,长期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和治理工作,对辖区或者说自己居住小区的周围情况较熟悉,跟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如某些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业委会成员、院委会成员,本身对小区院落十分熟悉,也具备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还有很多也从事过多种行业的退休党员、干部、职工。而且和社区工作人员也相对熟络,沟通起来效率很高,微网格员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是理想的微网格长人选。

成都中心城区专业物管覆盖率达80% ,且在逐年增加,从业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物业工作人员在物业区域内通过专业、责任区域进行分工,高度契合微网实格工作要求。在开展物业服务的同时就能很好的完成微网实格的基础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单位社会责任感逐步加强,就目前的走访调查来看,在社区的指导下都能较好的完成专属网格内各项工。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社区网格员推荐和问询来招募。通过向社区网格员推广网格员岗位,吸引更多的愿意为社区发展治理助力的群众加入微网格员队伍。同时,也可以向居民和企业询问有没有具有社区管理经验和技能的人才推荐给我们,担任微网格队伍相对关键的岗位。

最后就是微网格队伍的保障问题。在日常开展工作中存在不确定性,且部分微网格工作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微网格员和社区专职网格员工作从内容上讲有部分重合,而两者之间存在有偿和无偿的区别,这个问题需要得到平衡。如何选择适合各自社区工作特点的微网格员、如何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如何保障微网格员的基本生活和安全,这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目前有志愿者积分制等措施来激励了微网格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还需要有待加强。后续如果能出台一些措施和办法相信能更好的激发基层微网格事业的蓬勃发展。

2.2微网格员队伍现状

目前社区微网格员主要由社区“两委”、网格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辖区物业企业、单位员工组成。经过走访多个社区实地调查了解到:社区“两委”和网格员是按照微网实格工作要求一格一员、一员多能的标准编入微网格,基本都能完成上级委派的各项网格工作。结合各个社区实际情况,整个社区区划都会被分类为:一般场所(如有专业物管的小区、广场、公共空间),重点场所(火车站、客运站、学校、宾馆、网吧、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养老院、施工工地、出租房屋、商场、菜市场、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层建筑、福利院、电影院、图书馆、科研单位、粮食储备库等)两类。社区“两委”和网格人员根据工作特性和场所需求一般都会划分为辖区重点场所微网格员。通过对多个社区走访发现,社区“两委”、网格员、党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小组长都被划入了各类重点场所担任微网格长,原因是本身就有属地巡查责任,而且对情况熟悉,在紧急时刻省掉了中间环节,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问题。但就走访调查多个社区“两委”和网格员了解到:1、认为微网格工作法是在原有的基础网格管理进行细化。2、实行了微网格管理后社区“两委”和网格站工作的工作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实现了智能化。3、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原来的逐级上报到现在的各级“驾驶舱”通过“数据看板”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一线情况。

社区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基本上都是按照院落将人员按照微网实格划分要求编入所在小区居住楼层附近的单元楼栋、楼层,以方便开展工作。经过走访多个社区网格工作站了解到社区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都希望能成为微网格员,为自己所在的小区、楼栋做出贡献。

就一些社区日常的12345市长热线内容,社区在需要核实的时候通过微网格员能及时的到现场核实并得到反馈:哎呀,我们这栋的李婆婆今天上午接了几个电话喊她去领鸡蛋、领米......她不晓得是撒子电话问到我,我也不敢确定,你们社区能帮到查一下不?我说我平时除了带孙娃子就是买菜做饭打麻将......平时也没得撒子事情,听说社区在招微网格员,我能不能参加嘛?通过对三个社区(两个中心城区社区、一个涉农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样30名群进行走访和电话调查了解到:知道有微网格化管理的居民群众占比33%。知道微网格化具体是做什么的群众占比23%。真正参与过微网实格工作的群众占比只有20%。从而得出这几个社区微网格治理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个人认为应该重点宣传微网实格这一治理机制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问题一站式解决、减少中间环节,方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社区作为末端,采取上门宣传、居民小组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活动的形式开展宣传。从面上来看存在:效率低、受众面小两方面的短板,但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效果好、人群精准,是符合社区微网格工作长期发展的需求的。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这个群体作为微网格员,既有他的天然优势,也有行业的限制。经过调查员对成都市锦江区小区居民结构进行调查,按照房屋使用功能和居住人群大致将成都市市区小区院落划分为安置性住房(农村拆迁集中安置住房)、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刚需房、改善型住房。

小区的定位决定了物业公司总体投入,从而就决定了物业公司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通过对多个物业单位的调研发现安置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这三个类型的小区的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是一些最为基础的如公区保洁、绿化、公区秩序、修缮等服务,从管理上来讲,80%的项目经理都未经获得物业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客服人员基本上是由项目经理兼任。配备的专业特种设备工程维修类人员具备从业资格证的也达不到80%。秩序维护员(安保)基本上是临退休或退休人员,年龄均在60左右。大多数小区配备的员工数量基本保持在应有员工数的70%,人员数量缩水情况严重,管理模式属于松散型管理模式。刚需房和改善型住房基本上是商品房,其中不乏高档楼盘。这一类物业公司在业主监督下基本上能提供较为全面的物业服务,物业项目经理基本上是专业经理人,客服类人员有相对独立的分工和职责。工程类员工基本能达到持证上岗,秩序维护人员年龄结构相较安置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年轻,且职数设置也基本能达到90%。由于在员工数量上的优势决定了人员分工更为明确,职责更为清晰,整个物业管理模式趋于精细化。在走访一个中心城区的商品房小区(约800户)时,走访人员向小区物业门岗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您是否知道社区微网实格工作?他说:不知道。又问:那您是否看到过微网格员到小区来开展工作?回答:微网格员是撒子嘛,是不是和社区的网格员一样的嘛,我只晓得社区老李、老王、小向他们几个经常到小区来采集出租户信息。你们是不是找他们有撒子事情嘛,我跟他们打电话... .从沟通中发现,物业人员对微网格概念还是不是很清楚,对社区网格员相对熟悉。走访人员后进入院落随机拦访了6名年轻居民,均表示对微网格工作不清楚。在走访人员要离开小区的时候,该小区物业经理接待了走访人员并表示:知道社区开展的微网实格工作,小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纳入了微网格员队伍,因为物业单位一线人员文化不高、综合素质不强、流动性较大,所以肯对微网实格工作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项目要求一线人员无论是保洁还是门岗,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立即上报项目,然后项目主管第一时间对情况进行核实,如有必要就上报相关部门,如消防、应急、公安,同时也报送给社区。

小区院落作为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在对小区进行微网格划分的时候就必须充分考虑小区所有业态,如底商、商业街、公寓、写字楼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小区,无论是松散型还是精细化管理,作为商业机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都和行政化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一个辖区内物业单位固然和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物业从业人员本职工作和网格工作内容有着较高的重合度,但是按照现行微网格工作要求,物业工作人员就需要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是其一,在微网格员工作职责里面有明确的责任。物业人员在作为微网格员来讲比普通居民更加受到公司和微网格管理单位的限制,所以大部分物业从业人员他们虽然愿意配合社区和相关部门开展微网实格工作,所以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加强物业企业单位对微网实格工作的教育,提高负责人微网实格工作意识是较为有力的一项措施。。

通过走访2.5环周边一个2021年交付的约1000户左右的商品楼盘,单从该楼盘售价和小区环境来看,品质较前面提到的楼盘要好。走访人员在小区入口被门岗工作人员拦下要求登记,并询问进入小区事由,并在走访人员登记的时候通过物业内部呼叫器将情况告知了项目管理人员。在走访人员完成登记的同时一名张姓主管已经到达现场。张姓主管在向走访人员介绍了属地社区微网实格工作安排后随机拨通了一位工程部维修师傅和一名门岗工作人员的电话后走访人员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两名工作人员均能明确岗位职责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公司流程。张主管向走访人员表示:社区微网实格工作要求无论是从地理区域划分更细、责任划分更细、行政工作色彩过浓,而我们本身的工作职责就很大程度和社区微网实格工作要求相符合,但物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限,而且就目前行业总体情况来讲从业人员压力过大,从业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都少有精力完成社区要求的一系列工作。一般工作人员仅能处理现场一些情况,像上报社区的各种情况说明和公司内部通报还有所区别,作为主管,我要对我们负责的部门各种进行汇总和上报,待项目经理批示过后再发给社区,来来回回多了很多步骤,降低了我们巩工作的效率。像疫情和燃气安全排查这种情况,属于物业本职工作,物业公司也是纳入常态化管理的,但是如果遇到需要开展临时性突击工作,物业公司就只有要求员工加班,员工超强度工作势必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同时物业公司也不得不支付员工正常工资以外的费用,但是这个又是属地社区配合政府开展的必要的工作,我们作为企业也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是说公司要承担更多的运营成本。

还有一个群体就是辖区企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是员工,通俗的讲就是管理岗和普通员工岗位。属地规模以上的公司各项制度相对明确,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各司其职,界限清晰。2023年各行业的企业都一头扎在业务中,希望能快速恢复生产和销售业绩,员工压力很大,加之更行业对安全生产要求日益提高,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岗员工多数都是安全责任人,大多数能够按照行业和公司安全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只有少数行业能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工作档案,在对锦江区几个街道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企业员工更多的是愿意配合开展微网实格工作,但是拒绝公开身份信息。走访人员在对锦江区多个写字楼和各类集贸市场的调查中发现:写字楼内公司员工基本上对微网格工作不了解,加之没有明确的薪酬和劳动关系作保障,基本没人希望了解这项工作。在对集贸市场负责人的走访中发现他们是了解微网实格工作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做过多的介绍,都是简单的应付:我们晓得哈,我们这工作人员都是微网格员嘛...社区喊我们做撒子我们都在做...社区来我们配合嘛...有撒子我们晓得给社区汇报嘛 ...,随着蓉e报和天府市民云的市民端的开放,多头汇报深为诟病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社会企业上报的信息数据和预期还有差距,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和引导市民使用该类信息上报平台,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工作。

最后还有一类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单位要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编入社区微网格中,开展各项工作。从走访的几个社区和街道的情况看来,上级部门的初衷的为基层派遣更为精锐的力量充实社区微网格队伍,可因为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压实责任,各部门也不敢松懈,各项工作也是常抓不懈。建议可以结合部门本职工作,组织一些惠民利民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社区微网实格工作中来。

2.3微网格工作理论和实际运作情况对比

自微网格概念提出之后,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基层街道和社区也积极开展工作。从理论上来讲,微网格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3.1微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效率。按照理论来讲我们将社区划分为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一名专门负责的网格员,负责管理该区域内的各种事务,包括环境卫生、治安管理、停车管理等。通过细分管理,每个微网格员能够集中精力管理自己负责的区域,更加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由该网格专职网格员、小组长、楼栋长、居民代表来作为某一个网格的微网格员。职责范围是囊括范围之广,种类繁杂。微网格员本身是没有和任何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协议,不存在劳动、劳务关系,未经专业系统的培训,在人员管理制度上目前还不完善。多数微网格员达不到部分要求。对于已上线的各类客户端,部分微网格员接受程度较低,特别是接到第三方的问卷调查电话,如12304等,使得老年微网格员十分焦虑,既想发挥余热为社区发展治理贡献一份力量,无奈各种环节太过繁琐,就只能通过他们自己认同的方式,比如说通过电话或者直接到社区反应的形式联系社区“两委”和网格员。这类人群的微网格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是达不到理想状态下的工作效率的。据调查,物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都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事件经过都能梳理的较为清晰、准确。但是根据走访调查的社区反应:这类微网格员在发生事件后往往都是先上报单位或者职能部门,然后由职能部门转发属地街道,由街道转发社区。为了更好的协同开展工作,我们不仅要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同时也要建立容错机制,采取鼓励基层主动发现、上报,主动积极的参与问题的解决。不能因为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动不动就问责,这样是不利于基层干事创业的。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门之间的数据不互通的问题,各种数据都反复的上报。社区微网实格工作目前主要使用《锦江区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和《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锦江区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由常用功能、事件管理、平安建设、应急管理、党建群团四个基础板块和1个隐藏板块“微网实格”板块构成。其中“事件管理“板块主要是各类问题事件的上报和处置情况以及各部门的通知公告。“平安建设”板块主要是对综治、人口、社会治安、重点场所、企业、矛盾纠纷等信息进行统计和上报。“微网实格”板块社区一级对本社区微网格组织架构、人员信息都有详细的登记。《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社区这一级的应用主要是登记辖区“基础信息”涵盖了辖区人口房屋信息、单位场地信等,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履职管理功能,且对社区五类重点人员都有信息登记。

在社区日常微网格工作中都会将各类信息及时的在两个系统上进行更新,单上级单位和部门始终会通过下发表单,让社区微网格人员填报各类数据。希望各部门之间能熟练掌握众多的线上平台,专人负责系统数据,不仅能大大的节约人力和信息资源成本,更能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

2.3.2微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理论上每个微网格员只需要负责一个小区域,他们可以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社区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微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精准掌握社区状况,合理规划社区建设与发展,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理论支撑过于强大,实际工作中微网格员又很难足额上岗,上岗的又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为了完成各项工作,倒逼社区工作人员承担超出本身工作的一系列工作,特别是社区网格员。按照基础网格划分,社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各类宣传、巡查工作,相互之间都能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在基础网格的基础上再次细化后,数据的核实和更新工作就更加繁琐,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智能化平台能整合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再多的平台也是依靠人工录入来实现“数字化”的,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多部门能实现数据共享,那么一些基础数据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有效的修正,最后形成相对精准的基础信息,将大大的提升基层微网格员工作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彻底改变人工反复录入基础数据信息的局面。如“人-户-房”关系,能否通过公安、民政、不动产中心三方联动,锁定“人-户-房”关系,在其关系有变动的时候通过平台智能化匹配,这将大大减少微网格员“一标三实”走访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2.3.3微网格化管理智慧化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网格化管理从一开始就采通过智能终端、APP等技术手段作为信息统筹工具。通过职能设备我们的确可以实现对微网格员、居民的信息精准化、实时化的把控。根据对几个社区微网格员的不完全调查和统计,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手机端的微网格员约占9%,大多是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掌握但不熟练的约占比30%,主要是文化较高的退休或临退休人群微网格员;会使用智能手机但不会操作上报软件的、或者说觉得太过繁琐不愿意操作的微网格员占比达到50%以上;仅会使用智能手机接听电话或者使用非智能手机的网格员约10%左右;从数据上来分析,要通过微网格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还是有很大难度。在各类交流学习中也有走在了前面的区县和街道,通过智慧化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的检测到各类数据,做出快速反应,智慧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整个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微网格管理工作办法也给了很多部门一些工作思路,如垃圾分类清洁小屋的设立,可以通过扫码投放获取积分,然后通过积分兑换小礼品。在微网实格1.0版本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如年龄较大的居民反映:不要说扫码投放,就连智能手机都操作不了,怎么弄嘛?在文明城市创建期间,社区网格员、微网格员在街面劝导交通出现了劝导无效的情况,上级部门协调下发道路监管APP,但是当微网格员大面积登录后发现无法提交,显示网络异常。截止目前为止微网格线上管理已经升级为“一舱两端”,不仅优化了“驾驶舱”管理系统同时开放了专业的蓉e报、天府市民云客户端,且链接了燃气安全、一标三实、锦彩生活等小程序,极大程度方便了微网格员实时上报和事件处理。

2.3.4微网格化管理促进社区居民和谐共处。由于微网格员需要与居民进行频繁的互动,需要方式灵活多样,才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诉求和需求。在发动群众促进邻里关系和谐过程中,社区很早就开始采用了类似网格化管理的办法,如小组长工作法、楼栋长工作法、居民代表工作法。工作内容都十分的相近,无论是参与工作的群众还是接受服务的群众都比较认同这种工作方法。前面提到的工作方法和微网格工作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经过全体居民、楼栋居民经过自荐和推荐出来的,在本小区、本楼栋或者是一个圈子里受到大家认可的这么一群人,在他们各自的小区院落有一定数量的群众基础或者是有一定的号召力、领导力,前者参加社区发展治理的动力来源于群众对他们的支持,来源于他们对社区的信任和支持,是一种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从事的工作内容相对单纯,都是一些活动、宣传等,不涉及过多的行政事务和专业事务,而后者在实际工作中增加更多专业的系统的工作要求。经了解,大多数社区微网格员在社区组织学习微网格员工作手册的时候就发现:微网格员做的工作要求就是我们平时工作内容,但是工作要求就更细了,还有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各项工作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责权利来讲是不合理的!

其实,一个社区和谐发展离不开辖区居民的支持和理解,更多的人他们不是小组长、不是楼栋长、不是居民代表,通过某些具体的事件后,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热情后,必然后成为社区的忠实粉丝。比如说在走访某个社区书记时了解到一段趣闻:该社区的一位居民在2020年长期就物业不作为拨打12345市长电话对物业进行投诉,直接导致了物业公司将该项目经理辞退,可见投诉力度之大。新上任的物业经理到社区报道,就和社区书记聊到了这位居民的情况,该社区书记当机立断:带上这位刚上任的物业经理前往这户居民家中。社区书记敲开居民的家门后在门口道明了来意,并没有进入该居民家中,物业经理就站在社区书记后面。该居民情绪激动的就物业如何如何不作为吐槽了近半个小时后,该社区书记请物业经理表明身份,并现场表态会对业主反馈的问题进行立即整改。这位居民朋友当时的表情甚为差异,说到:不可能哦,他们物业管家都很少上门,经理咋个可能亲自上门哦!在查看过工作确认身份后该居民表示:首先对社区认真对待居民诉求的态度表示认可。其次是对这位物业经理能够亲自上门来了解业主的需求的态度表示认可,最后也希望能像物业经理承诺的那样,抓好落实,改善小区住户的居住环境。在经过一个月的整改后,该居民为社区和物业都赠送了锦旗,用行动表示了对社区和物业工作的认可。而后,这位居民成为了一名小区楼栋长,经常性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多次参与小区矛盾纠纷调节,三年多时间帮助社区发展居民积极分子和骨干数十名。

3、微网格工作理论和现实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3.1微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首先是各部门和社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在社区微网实格工作中,每个事件都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这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情况不明、责任不清的时候就会出现停顿,都可能影响事件处置的效率。但是,就现在微网实格工作沟通和协作方式而言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任务合理分配和流程规范化都是导致问题发生诱因,甚至还有一些目前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些明确职能部门和社区微网格工作任务流程和工作标准以及责任划分,不能单纯的通过教条的行政命令下发,以便于社区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重复性劳动,减轻社区及基层工作这担责问责的思想包袱。我们需要明确整个工作流程中部门、社区和微网格员之间的责权利,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完善的微网实格工作标准和流程,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微网格员的综合能力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为微网格员工作内容涵盖广泛,我们应该对微网格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并且在工作中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微网格员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队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总结工作提炼优秀的工作经验,总结成可以复制推广的工作方法,以帮助微网格队伍其他成员了解工作的规范和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鼓励为网格员经常开展交流和分享,从而促进整个微网格队伍的整体发展。

就单从微网实格数据共享这一个例子来说 ,《锦江区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和《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这两个线上网格平台的数据已经十分详尽,但是社区这一层级是没有数据统计权限的,很多模块的数据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统计。但运营单位可以实现依照客户要求,增设模块实现数据分类统计。如果各部门能够通过沟通协调实现数据共享,将大大提高各部门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微网实格工作的效率,也是微网实格工作智慧化智能化建设的一种进步。

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非常重要。政府在社区微网格化建设中所持的态度,对政府各部门、对社区、对民众可以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并给予定的政策支持。可以明确各部门在社区网格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业务流程。

而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政府提供了评判标准,用来衡量在社区微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工作人员是否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以及对运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追究。而且社区微网格化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方面并不规范,微网格化工作随意性很大,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为网格员都存在多种风险,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这样社区微网格化管理理念才能得到准确无误的贯彻。

3.2微网格化管理服务质量未能得到显著提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作为一项新型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微网格化管理服务自推出以来便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格化管理的本质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理解。作为一种细致入微的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各级管理机构对于微网格化管理的指导与督导并不充分,也不够到位,因此在推广过程中缺少核心的理念引导。微网格化管理的需要“接地气”,其“小服务、大管理”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的优势方能得到充分体现,弥补了集中式管理的不足。

第二,微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不完善。一个优秀的服务体系,应该是由完整、无缝的环节所组成。由于服务与监管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信息化程度应该高、双向反馈速度应该快等等。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如工作流程、管理责任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不清晰、不规范的地方。

第三,微网格化管理内部管理机制缺陷突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没人管、没人负责”是常态,一旦涉及到问题责任人,责任模糊、打太极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这样的管理模式需要强调责任明确与权责衔接,从而能够保证微网格工作的质量。

最后,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一个,就是相关部门还没有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微网格管理本质上是侧重于社区治理,而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只有把服务放在首位,才能够真正做到“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3.3微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推进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首先,从全国来看,各个城市的基础建设、人文、经济、发展都存在差异。各个城市的社会治理总体思路也呈现不同的侧重点。社区作为最小社会治理单元,相较其他部门或单位微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当前社区微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智慧化工具的使用还不够广泛,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例如一些基础的设备和软件支持还不够。

第二,社区微网格员素质有待提高。社区微网格化管理需要通过职能设备与社区居民实现互动,需要具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目前社区“两委”从业人员年龄基本是在25至65岁区间,网格站从业人员年龄基本上在40至65岁之间,但也存在65以上的返聘干部。部分工作人员智能化设备使用水平不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电脑操作都不会。且对微网格智慧化管理缺乏认识,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无法开展指导工作。当缺乏微网实格管理者全面的指导时,智慧化网格管理工作的困难就更加突出。

第三,社区居民的意识需要提高。社区微网格化管理的实施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而目前存在部分居民对微网格员的工作不理解,甚至对他们存在不信任,原因在于目前各行业都通过手机二维码、手机app、小程序开展各类商业活动,可以说是泛滥,降低了群众通过移动端参与各类活动的敏感度。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是群众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降低了群众对网络的信任度。而近年各级部门开展群众性工作大概率采用手机二维码、手机app、小程序的方式,跟人造成一种重数据,轻民声的感觉,群众配合度逐年下降。因此给社区微网格智慧化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我们要想解决好社区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的推进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群众需要,以群众真实需求为导向,制定符合基层群众的智慧化推进方案,一切以满足民生需求的出发点,推动科技创新。以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更加智慧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服务为创建动力,进一步加强社区微网格化管理智慧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调整,才能更好的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智慧化发展。

3.4微网格化管理促进社区居民和谐共处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我们发现了一些难点。首先是近年来,随着微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同时社区经济也在高速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信仰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需要进行理念上的转变。但是社区微网格管理者和居民尚未充分意识到微网格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社区对微网格配备的微网格人员数量有限,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有效开展微网格化管理工作。现有的微网格管理员和微网格员对微网格化管理的理解不深入,难以有效地开展微网格化管理工作。

其次微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社区居民参与和自治,需要社区的资金支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微网格化管理需要更多的物资和设施来支持。要想推行微网格化管理,必须为社区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和服务人员后勤保障,这需要社区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社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的财政拨款,社区资金使用程序相对繁琐,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有专项资金可用于微网实格治理工作,也没有下拨微网实格专项资金。

微网格化管理模式追求的是参与式治理,更好地实现了居民自治的理念。但是,在推广微网格化管理模式时,需要将底层管理者、社区居民的思想贯彻到底,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就如报告前面所提到的:随着微网格化管理的推广,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凸显并且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微网格化管理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以及社区治理信息等都需要得到保护。

以上问题都成为了微网实格促进和谐共处的几大难点问题,想要通过微网实格工作促进社区和谐共处需要社区自治也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需要需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以保障微网格员和微网实格工作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厘清信息其权属,加强信息保护,让居民在配合支持微网格工作提供自身及家人信息时有安全感,不断提高社区微网格员工作方法和不断优化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和个人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高效开展微网格工作,获得居民的认同,从而提高居民的意识和自觉参与,形成有效的管理格局,促进社区和谐。

4、总结

截止2023年,我市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已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总体说来微网格化治理覆盖率不断提高,成都市各个区市县已经实现了微网格全覆盖,通过微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取得成效明显,我们取得了很明显的进展。首先,安全防范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通过微网格化管理,加强了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的管控,大力整治了治安乱点和黑恶势力,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卫生环境改善,重点人口得到精准照顾和服务,提升了公共卫生水平;最后,通过网格化治理,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居民自治意识。充分体现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体现了城市管理的进步和改善。

通过实践和对经验总结、反复论证微网格化治理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城市治理方式,通过对辖区内信息、人员、资产等进行划分和管理,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的有效控制。微网格化治理已成为一种推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网络化管理平台作为网格化治理的核心是对繁琐的辖区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管理,因此,建设一套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至关重要。我市的网格化治理管理平台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通过智能终端和移动终端,实现了对基础数据、网络数据、卫生管控数据的综合管理。点位工程的微网格化管理是提高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成都市加强对点位工程的建设,大力倡导社区居民参与其中。通过点位工程的建设,加强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建立了起火点天桥、围墙、公共设施等重要点位,有效提高了居民安全防范和智慧服务水平等高效举措,有效推进了城市微网格化管理工作智慧化进程,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的可操作性。

微网格化管理机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办法,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任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制约发展的因素:

1.对微网格化管理的政策和宣传不够到位

网格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和宣传的支持,而这一点需要进一步做到到位。政策上,能够为网格化治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和规范,在传播层面,能够用更多的内容和形式向居民阐述网格化治理的意义和目标。

2.基层组织建设还需加强

在网格化治理中,基层组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该方面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人员信息、数据统计和资源整合能力等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资料:

1、《成都日报锦观》--微网实格”如何赋能“大城善治”

2、《成都日报》--“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