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第八届成都603社区基金会主题活动在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来剧场举行。活动以“心聚力·新起航”探索社区公益慈善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相关党政部门、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代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等共计280余人参加,线上1万余人参加直播,共话、共谋社区基金会未来发展新篇章。
全文分享
01
导读:社区基金会目前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生态中?最基本的社会生态就是“基层治理”。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7年党中央还提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21年党中央提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基本的社会生态:基层治理,以及社区基金会在基层治理这个生态中的定位和作用。
01 社区基金会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经济支撑
我们现在讲到的基层治理与过去的社区治理不同,在国家和社区层面中间的基层治理,是城乡的街道、乡镇、政府的治理加上基层群众自治。基层治理既包含着基层政府的治理,同时也包含人民群众直接民主的基层群众治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党和政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基层治理事关社会-社区的和谐稳定,对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层治理涉及诸多方面,与人民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人以为,政府治理、基层治理跟老百姓的生活无关。实际上,基层治理是与人民福祉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基层直接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建立健全,还是社区环境的改善提升,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解决……都需要资金、物资和智力的多元支持,既要有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撑,也要有社会的支撑。基层治理的目的是要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即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成要有人、要有钱。无论是社区基金会还是社区基金,都给基层共同体的形成和构建提供了来自社会的经济支撑。这样的经济支撑不单是捐资捐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动员社会慈善力量提供志愿服务,去资助项目活动进行专业服务、去鼓励邻里开展互助服务,去回应社区的公共议题,为形成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具有公共性质的经济基础。
02 社区基金会是志愿精神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公共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共精神,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最大的不同是强调了“尊重私权”,在尊重私权的基础上维护公利,因此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公共意识、公共理性和公共关怀,公共精神最主要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互助精神。
社区基金会发起和资助的公共项目都是基于民生,来自民声,反映社区的需求,以志愿服务、专业服务和互助服务来回应和解决社区的公共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回应社区公共议题来激发公民的参与性,解决社区问题的同时,增加社区的社会资本。成都有9家社区基金会,他们所有活动的开展除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外,更多的是增加了居民彼此的信任和交往中的信义,这就是社区最重要的社会资本。社区基金会的项目和活动更重要的是给社会各界及普通公民提供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机会和空间。社区服务的项目可小可大,小到养猫养狗、种花种菜,大到扶危济困、社会救灾,通过这些活动和行动推动志愿精神在公众中的传播和实践。
社区基金会的项目跟政府项目最大的不同是指导原则: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委领导,我们之前谈到了党建引领;政府负责是说无论慈善还是公益,在中国的特点就是政府负责,而作为社会组织最大的功能是协同、是支持、是补充。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更细微的需求时,那么第三次分配所形成慈善公益事业,以社区基金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公益力量就能够去发挥弥补和完善的作用。除此之外,社区基金会的特点是倡导,是通过活动进行公民教育,实现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在整个社区服务当中,社区基金会站位要准确,基金会不可能作为一个主导去做,因为是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是帮忙不添乱,按照党的领导应依法有规则,在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03 社区基金会是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要素
社区基金会作为连接党政、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和社会慈善力量的在地纽带,可发挥重要作用。在基层治理当中,社区基金会是基层治理当中不可替代的要素,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无论是社区基金会、社区专项基金,还是像大邑这样的信托等等,资金是最好的链接纽带,因此,社区基金会也在客观上成为社区活力和社区发展的测量指标,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成效指标。社区基金会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参与基层治理,实际上参与了公共事务,承担相关治理任务;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合作,募集多样化的资源支持基层治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合作,了解社情民意,共同策划和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协助基层的公共服务,以及在地的志愿服务、专业服务和互助服务更为精准和有效。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基层党委、街道乡镇、居民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协作。社区基金会为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了具有公共性的经济支撑,同时在文化层面提倡了志愿精神,最后是政治上参与基层治理。这就是社区基金会在基层治理生态中的定位和能够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