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s
公益项目

2025.07.04 “春熙讲堂”——春熙菁英·社区赋能成长计划第四期培训正式开课

为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精准破解“信托制”小区推广的痛点难点,全面提升春熙路街道社区工作者的认知水平与专业能力,春熙路街道持续依托“春熙讲堂”特色党建品牌。6月19日,春熙菁英·社区赋能成长计划第四期培训如期举行,本期聚焦“信托制”小区治理建设的关键堵点,通过权威主题授课与深度经验交流,为街道全域推广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探索清晰路径、凝聚实践共识。

本次培训特邀成都信义治理学院院长、信托制物业专家陈剑军老师现场授课。陈老师以《构建信义治理共同体 破解小区物业服务困局》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信义治理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系统阐述了信托制物业的基本原则、显著特征及运行,并结合物业服务纠纷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政府、社区、物业企业、居民四方主体在职责定位与利益链接机制上存在的错位现象,并重点讲解了在党建引领下如何有效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

培训现场,陈剑军老师围绕信托制物业服务的运行逻辑与实践研究进行了全面解读。他强调,小区治理中信义关系的本质在于重构受托责任,旨在矫正历史形成的强弱关系失衡。当力量差异显著时,该关系要求作为强者的受托人必须为作为弱者的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行事。这超越了强调“各为己利、不欺骗”的基础信用,上升至以“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灵魂的高阶信义责任。这就要求双方从传统的信用对等关系逐渐向信义强弱关系转变。推行“信托制”势在必行,源于当前物业服务深陷双重困境:业主方因设施老化面临家园安全维护成本递增的压力,物业方则在传统模式下易陷入“降本—质降—矛盾增”的恶性循环,其根源在于成本增长与服务保障间的矛盾,以及权责利不清导致的信任缺失与纠纷频发。为破解困局,“信托制”治理通过七步关键路径落地:整合物业费及公共收益设立小区基金,开设独立透明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与风险隔离;设立监察人制度,赋予业主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参与、知情、监督权;推动业主共同参与制定开放式预算,由业委会、物业、业主代表共编共管预算;通过制度设计明确风险分担与责任边界;保障物业公司获取公开、透明、有尊严的报酬以激励优质服务;并可通过物业团队公开宣誓,强化信义承诺与信任纽带。通过这七步关键路径才可以让信托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反响热烈,收获颇丰。“以前光听说信托制好,但具体怎么弄、好在哪,有点模糊,陈老师这次讲得特别清楚。”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将“阳光透明”“权责归位”“共建共管”的理念落到实处。在解决物业费收缴难、服务标准争议、公共收益不明等老大难问题时,既要依托信托制这套科学的制度框架来厘清规则、保障公平,更要依靠业主赋权参与凝聚治理合力,让信托制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真正为居民管好“明白账”、解好“烦心事”。

春熙菁英·社区赋能成长计划作为春熙路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将持续推出系列定制化课程,通过“全覆盖培育+精准式滴灌”满足队伍能力建设需求,深化“1+N”伙伴计划促进省内外优秀社区常态化互学。同时,将进一步丰富楼企职工服务内涵,推动社区治理与商圈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生”的转型升级,为探索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贡献“春熙样本”。

123